)
来源:腾讯网
7月27日,“霞客行之江山多娇·跟着霞客体验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线上推介宣传报道活动正式上线。云南是徐霞客游历生涯中徒步旅行最长的省份,滇西保山是他游历云南10州市的最后一站。当年,徐霞客就是沿南方丝绸之路一路向西来到保山的,其中,最重要的一段路就是有着“博南古道”之称的“永昌道”。
在我国西南地区,自古以来就有一条东起四川成都,向西经云南西部前往缅甸、印度乃至西亚、欧洲的商贸通道,这就是史上著名的“蜀·身毒道”,后人将其称南方丝绸之路,距今已有2400多年的历史。其中,南方丝绸之路途经大理以西保山、德宏至缅甸的一段,因历史上属古永昌郡地,故又被称为“永昌道”。但长期以来因种种历史原因,人们对这条开发时间最早、使用时间最长的边关古道缺乏全面的了解和认识。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为探索这条古道的前世今生,讲好南方丝路的故事,曾任保山市文管所所长、文博研究馆员的李枝彩自1982年便参与云南省文物普查,第一次踏上这条古道,在往后近40年的时间内,徒步行程2000余公里,先后4次深入实地进行调查,对该古道的走向、里程、历史沿革和现存遗迹进行了系统地探索研究,相继整理发表了《隆阳区古道调查的新发现》《高黎贡山上的四条翻山古道》《南方丝路永昌道遗迹考》《南方丝路永昌道道里沿革综论》等一系列专题文章,并在保山市文旅局支持下,于2020年将其整理编写成《南方丝路·永昌道》一书正式出版发行,第一次向世人揭开了这条千年古道的神秘面纱。该书总篇幅约20万字,按古道的地理走向分设为大理——保山古道、保山——腾冲古道和腾冲出境古道三章十节共146个条目,以文字、图表和遗迹照片相结合的形式,全面系统展示了永昌古道的走向里程、历史沿革和保存现状等情况,是目前所知有关该古道的最完整、准确的第一手资料。书稿的出版发行,填补了多年来滇西地区古道研究的诸多空白,李枝彩也因此获称为行走“永昌古道”的“第一人”。
出身于书香世家
1955年,李枝彩出身于保山市龙陵县象达一个书香世家,自小勤学好问的他在家里读了很多历史书籍,年幼的他对地方文化历史有着浓厚的兴趣。1974年高中毕业后,他曾在龙陵曩撒小学任教。恢复高考后,李枝彩考取了保山师范学校,后又在云南师范大学自学读完了中文专业,期间,他埋头在学校图书馆阅读了大量重要历史文献资料,特别对地方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毕业后进入保山文教局工作,1981年至2014年,李枝彩任保山地区文物管理所所长,30多年来,李枝彩集中精力做了很多地方历史文化研究工作。2015年退休后任保山市博物馆文博研究员,继续为地方历史文化保护、挖掘及传承发扬工作发挥余热。
一次培训,引发探寻古道的欲望
1981年9月,李枝彩从保山地区文教局调到新成立的地区文物管理所从事文博工作。之后被派往成都西南区文博干部培训中心学习。期间,在聆听四川大学几位教授讲授西南地方历史时,第一次听到有关南方丝路的描述:据司马迁的《史记》中记载,西汉张骞出使西域时,曾在大宛国(今阿富汗)看到一些原产自我国西南古蜀国(即今四川)的蜀布和邛竹杖等商品,经询问当地商人,告知是从南方的天竺国(古印度)贩运来的。他由此推测,在我国西南古蜀国与西方天竺国之间,肯定有一条不为人知的民间商品运输通道,这就是后来被称为南方丝绸之路的“蜀·身毒古道”。
听了老师们的讲述,李枝彩萌生了一个想法:东起古长安的北方丝绸之路早已闻名天下,但比之早约400年的南方丝绸之路却鲜为人知。那作为生活在滇西人是不是也应该加以关注,做一些必要的探索呢?带着这个想法,李枝彩回到保山后,便马不停蹄地开始了对这条古道的探索研究,这一干就是40年。
4次深入调查,摸清古道来龙去脉
“为了探寻古道的秘密,向世人展示南方丝路的辉煌,我曾前后数十次踏上古道,但目的最为明确,时间跨度最长的主要有4次。”采访中,李枝彩扳着指头作了概括:
第一次是1982——1985年的全省文物普查期间,根据文物普查复查的需要,他曾先后与省、地、县普查队一起,对当时保山县的水寨古道和腾冲县的腾北(曲石、界头)古道进行了系统的调查,查清了包括保山水寨霁虹桥、平坡铺古街道、水石坎梯云路、水寨铺古街道、板桥官坡古驿道、板桥驿古街道和腾冲曲石向阳桥、江苴驿古街道、野猪箐木悬臂桥、界头永安桥等一批古道文物遗迹。为日后的保护开发创造了有利条件。
第二次是2002年,为了配合省文物局申报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他先后带领有关人员对古道沿途的保山潞江惠人桥、芒宽双虹桥、腾冲太平铺烽火台、上营龙江桥、清水镇夷关桥、古永得胜碉及属德宏管辖的盈江神护关、万仞关、巨石关、铜壁关等文物进行了全面地调查复查,按时完成了省里下达的申报任务;
第三次是2008年至2010年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期间,李枝彩报市普查办批准设立永昌古道专题调查组,牵头带领相关人员对水寨至保山、保山至腾冲,腾冲至古永边境,腾冲至德宏梁河等多条古道进行了全面调查。这次调查,前后野外调查时间累计103天,查清古道各主支线路15条(段)约1000公里,按国家普查标准查清与古道相关的道路遗迹、桥梁渡口、邮驿站点、关隘哨卡、战场遗址及石刻碑记等文物遗迹160余处,填报属本市范围的文物普查登记表141份,并由此获得国家和省市各级普查办颁发的“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野外调查突出贡献奖”等荣誉。
第四次是2015年李枝彩退休后,为了进一步实现走完永昌古道全程的夙愿,他经过多次汇报,取得市文广局领导的支持,于2019年四季度又一次踏上丝绸之路的探寻之旅。先后用一个多月时间,对市外大理、德宏两州尚存的古道线路作了进一步调查。在当地文化文物部门的配合下,先后查清大理州境内大理至漾濞、漾濞至永平、永平至保山水寨和德宏州境内梁河至盈江边境、梁河至陇川边境、陇川至瑞丽边境等古道线路11条(段)共约600余公里,核查发现与古道相关的各类遗迹共60余处。
经多年实地调查核证,“永昌古道”系因我国著名南方丝路途经古永昌郡地而得名。古道最早应在战国中期由古蜀国(今四川)商旅探索开辟,西汉张骞通西域后为汉武帝纳入官方视野进行探寻和开发。东汉永昌郡设立后,曾多次派军民予以扩修铺设,并正式纳入官营驿道予以管控。时有“汉德广,开不宾,度博南,越兰津,渡澜沧,为他人”的古歌,真实地记录了这段历史。此后,历经各朝各代的不断扩修开发,长期成为我国中央王朝经略西南边地,沟通与缅甸、印度、巴基斯坦等国经济文化联系的主要通道。直到民国抗战时期滇缅公路、中印公路修通后才最终被取代,前后沿用达2400多年。
古道东起大理接昆明—楚雄—大理古道,向西经漾濞、永平,过澜沧江至保山市境,由保山向西分北、中、南三路渡怒江,翻高黎贡山至腾冲城,再由腾冲城分四路经腾冲猴桥(古永)、德宏州梁河、盈江、陇川、瑞丽等地出境至缅甸密支那、八莫、瓦城(今曼德勒)等地再转往印度、斯里兰卡、巴基斯坦等国,国内段单线总里程约 600公里 ,复线(含主线、支线)总里程约 1600公里。
多次经历危险,感叹调查不易
李白诗曰:“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南方丝路起于四川,途经云南,横穿滇西。滇西地处西南横断山脉,境内有怒山、高黎贡山、高梁贡山、南牙山和澜沧江、怒江、龙川江、大盈江等高山大川,海拔最高的高黎贡山3700多米,最低的大盈江下游红蚌河口仅257米。古道在这立体高差的地形中曲折穿过,路径比起李白所描述的“蜀道难”,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由于废弃时间较长,少有行人往来,不少路段多被丛林或荆棘覆盖。除了寒暑交替,曲折攀援的艰辛之外,也不乏与毒蛇猛兽不期而遇的风险。期间发生的几件惊心动魄的事情,让李枝彩至今难忘。
第一次是2002年6月到热带雨林中的盈江古道铜壁关调查。当他们一行3人测完关卡后,到后面山洼中去看当年驻军留下的水井,来到离水井不远处时,井前一片半人高的水草稀里哗啦地摇摆起来,突然一条受惊大蛇穿过草丛逃走了。之后,他们来到水井右侧查看一方巨石上的清代“八方龙神神位”题刻。在查看中,感觉巨石下方地上有异样,低头细看,才发现枯枝败叶中有大量黑色的旱蚂蟥像弹簧一样向他们爬来。看到这一幕,他脑海中突然闪现二战中中国远征军士兵在野人山丛林中被蚂蟥吸干丧命的骇人场面,瞬间吓得毛发直立。在咬牙拍完几张照片后,立即从巨石下迅速退了回来。低头一看,脚下已经粘了不少蚂蟥,幸好当时穿的是可扎口的迷彩裤和深帮胶鞋,蚂蟥一下子没能钻进去,经过一番紧急拍打,才将其全部打落掉在地上……
第二次是2009年1月在腾冲中和老将卡调查。由于废弃已久,关卡上方的3个烽火台已部分倒塌长满杂草,为方便测量,李枝彩就用所带的砍刀把炉台上的杂草清除找出台基。在清到第三个炉台的时候,由于石缝较大,草根扎得很深,于是他就戴上手套用力去拔,在将草根拔出来的同时,也将藏在石缝中的一条小蛇带了出来。见到有蛇,他立即将手缩了回来。仔细观察,这是一条红底黑斑,头呈三角形的剧毒烙铁头,幸好当时是冬天,小蛇正在冬眠,除了偶尔抬头露出毒牙示威一下,并没有主动发起攻击,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第三次是2019年年底李枝彩和侄子开车去大理调查。来到永平博南山永国寺,因要翻山考察,他叫侄子开车沿林区公路绕到山那面的路口去等,他则和聘请的护林员马国安沿林间古道去找传说中的叮当山关、升庵祠和十步梯古道等遗迹。二人行至山顶的护林山房时,老马告诉他:“昨天早上我和儿子去巡山,突然发现垭口上面的空地上有一只金钱豹在前面走走停停,当看到我们是两个大人时,才转身钻进密林中跑掉了。”听到这种情况,李老师瞬间冒起了冷汗。他想:现在我们是两个人,身边的护林员还带着砍刀,如果再遇到豹子也不怕。问题是开车到前面等我们的侄子,他孤身一人,如果遇到这种情况就危险了。想到这里,他赶紧拿出手机给侄子打电话,但因山高林密,没有信号,不仅电话打不通,就连微信、短信都发不出去。万般无奈之下,他只好约护林员加快脚步,用最短的时间把古道走完。但毕竟丛林浓密,不时有枯树、荆棘挡道,直到两个小时后,才在山下交叉路口见到在车上熟睡的侄子。“看到一切有惊无险,我一颗提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李枝彩不无激动地说。
“除了上面说到的几次危险,我们在古道探访过程中,还经常在山林间看到过不少野生动物活动的痕迹,尤其是在几次翻越高黎贡山时,都先后看到过大量野猪拱过的土堆、滚过的泥潭以及部分老熊爬过的野果树和掏食蜂蜜的树洞等等。这对我们来讲,已算是家常便饭的事了。”李枝彩说。
调研考察发现之一二三
·博南古道的叫法从何而来?
永平—保山古道,一般也称“博南古道”或博南古道西线。经李枝彩考证,这一古道系因主要途经原汉代博南县的博南山一带而得名,为连接古永昌辖区内永平与保山两县的官营驿道主线路。
“古时候的博南县就是现在的永平县,永平县现在还有座山叫博南山,如今山上还保存有各种各样完整的遗迹,如石板上的马蹄印、杨升庵祠遗址(当地百姓叫杨升庵升天处或杨状元升天处)等。”
·史书上记载的“杨公祠”到底在哪里?
杨升庵,本名杨慎,四川新都县人,明代中期内阁首辅杨廷和之子,正德六年(1511年)著名科考状元,曾任翰林院修撰。嘉靖三年(1524年),因在“议大礼”案中带头抵制明世宗朱厚熜尊其生父兴献王朱祜杬为“皇考”的旨意,惨遭廷杖,被贬谪云南永昌37年。在滇期间,他与当时永昌、大理知名文豪张含、李元阳等人结为文友,在与他们往还酬唱的同时,还广泛搜集整理地方文献史料,先后编辑印刷了《南诏野史》《演载记》等众多书稿著作为推动云南地方文化的繁荣发展,做出过杰出的贡献。
博南山作为大理、水昌间古道的必经之地,素以山高林密、景观优雅而闻名于世。杨慎在流放期间,曾经常在山上的天井铺、宁西禅寺(后改永国寺)等地停留小住,论道参禅、探胜寻幽,并自命“博南山人”,与文友吟诗作对,酬唱往还,在当地留下许多感人的传说。嘉靖四十年(1561年)他72岁时,因长期奔波流离,身心疲惫,一病不起。地方人士雇人将他从保山送回四川老家,但仅行至杉阳博南山就气绝身亡。
据民国《永平县志稿》称:“杨公祠,在(永平)城西南45里博南山,原塑有明修撰杨升庵文宪公偶像。民元(民国元年)腾冲曲石将军李根源氏率师西巡过此瞻拜,乃将偶像毁弃,重立为栗主(南明永历皇帝)。剑川石禅老人赵藩氏并为题联曰“自号博南山人,唱酬遥寄张公子(永昌张含);地近宁西禅寺(永国寺),英魂长依李晋王(指永国寺供奉的李定国神位)’。近以失于修葺,日形冷落,一代词宗,竟致凭吊无人,亦可慨矣!”。
那“杨公祠”到底在博南山什么地方呢?
为了探明“杨公祠”的具体位置,李枝彩四处打听,好多当地人只听说有这么一个祠,但具体在山上什么位置他们也不知道。历经多次找寻,最后才找到一位在山上护林数十年的刘昌德老人,据老人介绍,当年杨慎在博南山化鹤升天后,当地人为表达对这位才华绝世、一身傲骨的状元公的敬仰之情,主动捐资在他身亡的地方修建神祠予以祀奉。此后数百年间,神祠香火一直延绵不断,成为各代官商行人休息凭吊的重要场所。在老人的带领下,李老师终于找到了“杨公祠”。“杨公祠”位于永平博南镇花桥村以西约10公里处的博南山顶东侧古道上,西距永国寺约2公里,地理坐标为北纬25°21"58.30"、东经99°25"48.44",海拔高程为2534米。祠址坐西北向东南,前临古道,依地形被修建成一门一殿及左侧的一个花园院坝,占地总面积约300平方米。该祠因废弃时间较长,庙祠屋架早已糟朽坍塌。近来经当地文物部门发掘清理,可见遗迹主要包括以石块铺筑的建筑台基、围墙、花台、神台供案、残碑以及大量的残砖破瓦等物。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有人在已坍塌的祠堂供案下挖出一块当年供奉的杨升庵神位牌匾残片,牌上可见楷体书刻的“□口儒杨升庵先生之神位”字样,由此确证此地实属升庵先生祠堂无疑。近年经文物部门清理发掘,该祠出土文物已被置于花桥村的博南古道博物馆设专柜加以展示。
·高黎贡山上的“马面关”在哪里?“马面关”上的“黄牛石”在哪里?
“马面关”为明初所设的腾冲司4大古关之一,也是4大古关最大最重要的一个关口,过去人们一直以为在腾冲界头境内,经李枝彩考证,“马面关”不在腾冲境内,而是在隆阳区芒宽乡境内。
马面关遗址,位于芒宽西亚村西14公里高黎贡山东坡黄牛石山崖顶上,东距灰坡山梁2公里,为明初所设腾冲司4大古关之一,地理坐标为北纬25°33"41.7"、东经98°48"30.3",海拔高程为2630米。关卡利用山梁前端截山而立的天然巨石—黄牛石而设,具体分前后两部分。其中,后半部分为一宽缓的平台,台上有一横长约8米、进深约3米的房屋地基,应是为当时的守兵住址;前半部分以横截山梁的黄牛石悬崖为屏障,在左侧石牛嘴下凿出一条宽约2米的台阶为关口供人马通过,由于长期人马攀援践踏,关口巨石不仅光滑发亮且有一深达23厘米的马蹄印痕,古道悠久的岁月,由此可见一斑。古关所在的黄牛石山崖,上以高黎贡山小松山窄岭为依托,下有雄峙一方的黄牛石为屏障,左、右两侧则是深不见底的万丈悬崖,素为古道上“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险绝之地。
据相关史料记载,早在汉晋官道形成之际,官方就曾在这里设卡管控行人。明正统年间王骥“三征麓川”后,为方便缉拿腾冲至云龙挑盐路上的私人盐贩,同时防范怒江河谷的“怒俅”“倮罗”等少数民族叛乱,乃由腾冲军民指挥使司调集军民来此凿石筑关,常年驻兵镇守。因古道系在山前崖壁上凿梯转折而上,马帮至此往往碰壁而回,故而得名“马回关”,后衍化而为“马面关”(见民国《腾冲县志稿·卷十第四·边防军备关隘》),其后各代,该关相沿不衰。至清代后期,因原马面关处地过于遥远偏,管理困难,乃由腾越厅将关卡迁至高黎贡山以西的腾冲界头黄家寨黄土坎一带重新设置,并沿用原来“马面关”命名,这就是后来腾冲有些史料中有关马面关在界头这一说法的由来。
以上叙述的只是李枝彩在考察古道时发现或复核文物遗迹的几个片段,在考察古道工作中,李老师共发现或复核各个时期的文物遗迹达200多处。
一生心系文博事业
“一身迷彩服、一顶旧草帽和一个帆布包。车子后备箱内永远装着罗盘、皮尺、砍刀、手铲、工兵铲和简易折叠办公桌椅等‘办公用具’,还有最‘奢侈"的就是瓶装矿泉水。”每当说起李枝彩给同事们最深的印象,曾多次跟随李枝彩开展田野调查的腾冲滇西抗战纪念馆文博馆员尚义霞就会满口赞叹。
“野外调查工作不仅艰苦,而且非常危险,但李老师作为文管所老所长,每次都身先士卒,率先垂范。”尚义霞说,在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中,他拖着瘦弱的身躯,带领普查队一行4人,从2008年11月至2010年4月,用一年半时间对古道途经保山隆阳、腾冲、高黎贡山三大片区的各主、支线路进行了全面调查。期间,曾四次徒步翻越海拔3000多米的高黎贡山,七次出入中缅边境各古道隘口,查清古道线路15条(段)共1500多公里,发现(或复查)登记相关的道路遗存、桥梁渡口、驿站马店、关隘哨卡、战场遗址、宗教设施及碑刻题记等遗迹140余项,整理发表相关宣传报道文章8篇共6万多字,为全面揭开这条千年古道的神秘面纱,推动全市文物普查和古道保护研究工作的深入开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在普查过程中,为找到上营甘露寺开山和尚墓志,李老师带领我们搜遍了寺院周围的每个角落,历经了从早点吃了一碗稀豆粉到下午七点吃一碗斋饭的‘折磨’,队员们饿得前胸贴着后背,但是李老师既没有喊饿也没有喊累,直到把墓碑从陷落的坟墓里挖出来,再清理拓印好碑帖后才最后收工。”
尚义霞说,李老师是一个典型的事业型人物,他淡泊名利,把毕生的精力默默奉献给文博事业。虽然当了这么多年所长,到退休时依然还住在他爱人单位60多平方米的职工宿舍内;他曾有到上级单位从政的机会,但他毅然选择放弃,一门心思从事自己所热爱的文物考古研究。跟随过他的考古队员都知道,跟李老师干活是最“累”的,也是最踏实的,只要有他在,大家仿佛吃了镇静剂,定心丸,不用担心工作做不好,任务完不成。在他带领的考古队里,队友们从来不敢拖沓偷懒。
2014年冬天在来凤山抗战遗址清理时,由于下雨很冷,有队友跟他说:“大冷天又下雨,就让大家休息一下吧?”李老师冷峻地回答说:“没关系,你们要休息,那就我一个人去干了。”队友非常不悦,嘴上骂着:“老头真是风雨无阻呀!”心里却由衷地发出“太敬业了”的赞叹。
“李老师一生心系文博事业。如今他虽然退休了,仍然满腔热情的忘我工作,在平凡的岗位上做着不平凡的事情,以求真务实的作风,为保山文化事业的发展默默地奉献着,他不愧是新时代知识分子的典型代表,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尚义霞说。
期望古道再度焕发生机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开始的古道探寻活动,前后用了李枝彩大半生的时光。在这近40年时间里,他先后走完了从大理到保山、腾冲,再到德宏边境的永昌古道各主支线路共25条约1600公里,徒步往来行程2000多公里,5次翻越高黎贡山、10余次出入中缅边境各关隘要塞,全面考察记录了永昌古道2400多年的发展演变历程和沿途遗留的200余处文物遗迹。在谈起如何让这条承载了无数人回忆的古道焕发新生,重新在今天的新形势下发挥应有的作用时,李枝彩给出了3点建议:
第一是及时做好古道现存遗址遗迹的抢救保护工作。由于废弃时间较长,古道上的很多路段都已在岁月的风雨中消失殆尽。其中的一些重要遗迹如大理的永平博南山永国寺、杨升庵祠堂、十步梯古道,保山隆阳的水寨铺古街道、板桥官坡古道、汉庄青岗坝西山古道、蒲缥冷水箐古道、盘蛇谷古道及哑泉、芒宽双虹桥、南斋公房古道、潞江惠人桥遗址、城门洞遗址,腾冲的北斋公房遗址、江苴古街道、高黎贡山黄竹园铺、太平铺烽火台、芒棒龙江桥、玉璧坡古道、清水镇夷关桥、中和老将卡遗址以及德宏陇川的杉木笼隘遗址,盈江的神护、万仞、巨石、铜壁四大古关和南牙山石梯栈道等。虽然已有部分纳入文物保护范围,但由于资金和技术等方面的原因,大多仍处在自然和人为的损坏当中,急需得到有效的抢救和保护。
第二是认真做好对外宣传推介工作。南方丝路前后传承2400多年,目前虽然已不再使用,但这条道路承载的历史文化内涵却是一直存在且不断延续的,其蕴含的辉煌文化价值,不仅曾在历史上大放异彩,而且也为我们今天传承弘扬地方文化传统,展示永昌文化风采提供了宝贵资源,认真做好这些资源的挖掘整理和对外宣传展示工作,无论是对今天的开放发展,还是对今后子孙后代的教育激励,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第三是注重做好合理的开发利用工作。作为历史留给我们的宝贵文化资源,永昌古道所遗留的各种道路遗迹、桥梁渡口、古镇集市、邮驿站点、关隘哨卡、战场遗址及相关石刻碑记等,不仅数量多,内涵丰富,且在地域上也是以古道为主线成体系分布的。在各地旅游文化蓬勃发展的今天,充分利用这些资源,规划开发一条或多条以古道为主线的旅游观光线路,这不仅在规划实施上做起来相对顺畅有序,而且对当前有效促进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进步,也是一条不可多得的新路径。
附录:永昌古道线路里程统计表
一、大理——保山古道
1.下关——漾濞段:单线40公里,无复线。
2.漾濞——永平段:单线70公里,复线90公里;
3.永平——保山段:单线90公里,复线97公里。
小计:单线200公里,复线227公里。
二、保山——腾冲古道
1.保腾古道北线:单线200公里,无复线;
2.保腾古道中线:单线180公里,复线200公里;
3.保腾古道南线:单线170公里,复线230公里。
小计:单线550公里,复线630公里。
三、腾冲出境古道(境内段)
1.腾冲——密支那古道北线:单线70公里,复线120公里;
2.腾冲——密支那古道南线:单线130公里,复线160公里;
3.腾冲——八莫古道:单线130公里,复线250公里;
4.腾冲——瓦城古道:单线200公里;复线220公里。
小计:单线570公里,复线750公里。
以上三段合计:单线 1320公里,复线1607公里。
春城晚报-开屏新闻记者 崔敏 实习生 金健楠 黄帆 赵学芳 摄影报道 部分图片为受访人提供
一审 杨茜
责任编辑 易科彦
责任校对 郭毅
主编 严云
终审 编委 曹婕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