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源:南方周末
(IC photo / 图)
(相关资料图)
小时候抱着睡觉的毛巾,你还保留着吗?从前陪伴在床边的玩偶,你是不是搬家或者旅游也仍然带着?近几年,关于成年人使用安抚巾的话题和讨论,从来都没有停止。
今年五月初,一个名为“男朋友28了还是离不开安抚巾”的帖子,在社交平台引起了大家的关注。问题的焦点在于,在大众的认知里面,安抚巾属于婴幼儿产品,是小宝宝玩的,如果28岁小伙抱着安抚巾,那画风确实有点违和。
不出所料,有很多网友表示从来没用过安抚巾,或者说,小时候可能用过,但长大之后就没有这种习惯,早就丢弃了。也有部分网友在评论区分享了自己的经历,他们表示那条从小使用的安抚巾保留了十几二十年,虽然它已经破破烂烂,但还是舍不得丢弃。
还有一些网友透露了特殊的“小癖好”,睡觉的时候不抱毛巾玩偶,但喜欢摸耳朵,摸肚子,搓头发丝……实际上,这些身体部位已经进入了更为宽泛的“安抚物”概念,作用与安抚巾相似,只不过选择的种类范围更大。
小孩为什么需要安抚巾
安抚巾最早的作用,很可能跟新生儿的“掌抓握反射”(又称为达尔文反射,或罗曼尼丝反射)有关。掌抓握反应的特点是,只要轻轻触碰婴儿手掌或者脚掌,他就会马上握紧拳头,抓住不放。
触发了生理反射之后,婴儿的抓握不仅力量巨大,还十分牢固,甚至可以通过抓握使整个身体悬挂起来。有专家推测,婴儿这种无意识的反应,其实是从灵长类祖先那里发展而来的,因为大猩猩的幼崽也有类似的本能行为,意在避免从高处摔落,保护自己。
值得注意的是,掌抓握反射在新生儿最初几周比较强烈,在3~4个月时逐渐消失,如果超过4个月反应依然维持,则可能涉及中枢神经系统损伤,需要尽快到医院进行检查。
就新生儿阶段来说,安抚巾给既看不清又不会说话的婴儿,提供了一种生理上的安定感,就好比溺水的人,也会不顾一切紧抓手边的东西,抓住了和安全了是可以暂时划上等号的。
而对于学龄前小孩,安抚巾的种类更为多样,扮演的角色也更为复杂。
在著名长篇连载作品《花生漫画》里,除了有史努比和查理·布朗这样的经典形象,还有一个总是抱着蓝色毛毯的小男孩,叫做莱纳斯。当有人问莱纳斯为什么离不开这条毛毯时,他说:“当生活变得不舒服时,它能让你紧紧依偎。”
虽然莱纳斯的这番话比较成人化,不太能够代表低幼龄儿童对于安抚巾的看法,但最起码,他说出了一个关键点:依偎。无论是毛毯也好,玩偶也好,被角也好,它们的共同特点是柔软,舒服,易于亲近,能带来类似抚摸的感觉。
安抚巾除了触感友好,帮助入眠,一个更重要的作用,是帮助孩子从精神上走向独立。
英国的儿童精神分析大师唐纳德·温尼科特,一生致力于研究儿童情感发展和自我形成。他的理论指出,在婴儿成长的过程中,会出现一个过渡性客体,帮助自己与妈妈更好地分离。
怎么理解这个概念呢?通俗来说,就是新生儿出生到逐渐长大的阶段里,发现妈妈不能每时每刻都陪伴他,因此把关注转向一个可以代替妈妈的物品,从而降低分离带来的焦虑和不安。
(IC photo / 图)
长大了要戒掉安抚巾吗
一般来说,过渡性客体在帮助小孩走向独立之后,就会被逐渐遗忘。但在搜索安抚巾相关分享案例的时候,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种典型的情况:大人抱怨自家孩子,明明上小学了还离不开安抚巾,不能洗不能扔,买新的也不接受,发现东西不见了就哇哇大哭。
实际上,家长这种强行干预的做法,可能会对孩子的心理健康起到揠苗助长的作用。
首先要明确一点,现代科学并没有清晰界定,孩子什么时候必须从“完全依恋”转变成“完全独立”,因此过渡性客体的陪伴时间可长可短,因人而异。只要孩子对安抚巾的依赖程度没有影响正常生活作息,家长就不需要过多担心。
其次,依赖安抚巾的行为与“恋物癖”有本质上的区别。恋物癖是性偏好障碍的一种类型,属于性变态,而小孩依赖安抚巾,大都是因为安全感缺失,通过抚摸得到心理上的慰藉。
这两个说法同样可以解释,为什么有些成年人离不开安抚巾,以及要不要强行戒掉安抚巾——内心缺乏安全感,不影响正常生活就没事。而所谓的安全感,本身就是一种很微妙的心理状态,很多时候,安全感不会决定人“健不健康”,但会影响人“舒不舒服”。
中国国家女子游泳队运动员、世界冠军傅园慧在参加综艺节目的时候曾经透露,她从小得摸着一块红色的毛巾心里才踏实,习惯一直延续到现在。当傅园慧在参加里约奥运会,凭借“洪荒之力”表情包和超水平发挥出圈时,也不难看出,使用安抚巾的习惯并没有让她变得内向孤僻,而是让她在成为运动员的道路上走得踏实。
有专家认为,成年人想要获得安全感,应该由内心的坚韧和强大来完成。但是现代人的脆弱和焦虑,早已被封印在日复一日的柴米油盐酱醋茶里,为这些负面情绪安排一个稳定、柔软的出口,并不是什么坏事。
后来,那个抱着毛毯的小男孩莱纳斯,在一次圣诞演讲中放下了毛毯,身体力行地阐述了“战胜恐惧”的含义。不管你在生活中用不用安抚巾,希望有一天,我们的内心都能坚韧强大,安全感满满。
小落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