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源:锦观新闻
在雅州路南侧,是风景优美的天府公园,这里小桥流水、郁郁葱葱,吸引了不少游人前来休闲打卡。
然而,公园的地下却别有洞天。走进地下停车场,穿过一道大铁门,你就能看到一个截然不同的地下世界,各种管线在这里排列有序,支撑着城市的正常运转。这就是地下综合管廊,也被称为城市的“地下生命线”。
(资料图片)
今天下午,成都市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监管服务中心邀请市民代表走进地下综合管廊,近距离感受城市“地下生命线”的神奇。
走进市政管线的“房子”
看机器人开展智能巡检
“什么叫地下综合管廊?简单地说,就是将市政管线存放在地下的一个个‘房子’里,这些‘房子’保护着各种管线,确保城市正常运转。”今天下午2点40分左右,记者和近40名市民代表一道,来到位于天府新区的雅州路综合管廊,在工作人员带领下,感受地下管廊世界的神奇。
此时,尽管室外艳阳高照,幽深的管廊里却凉意袭人。这个管廊长2382米,为双舱结构,分别为1舱和2舱,1舱的管线有电缆、通信、配水管、再生水;2舱的管线有预留再生水、输水管、预留能源管等。整条管廊的断面较大,一辆小型巡检车辆可以自由通过。据了解,这是天府新区乃至全国单舱断面最大的管廊之一。
在管廊的上方,有两排酷似小灯笼的装置,这是消防装置,同时安装的还有氧气探测器、温湿度探测器、声光报警器等设备,要是发生异常情况,它们会自动启动排水、通风、消防等设备进行自动处置,并发送报警信息通知管理人员及时处理。
在管廊里,有一个长得很像《机器人总动员》中主角瓦力的“小家伙”,只见它顶着两只“大眼睛”,坐在四个轮子上,正在对着各种设备左看右看。据介绍,“小家伙”名叫地下综合管廊巡检机器人,每天的任务就是在管廊里对各种设备进行巡检,将发现的问题实时传送到后台电脑。
化解“空中蜘蛛网”等城市难题
到2035年我市规划建设管廊约1000公里
过去,电缆、通信、燃气等城市管线要么是架在空中,像蜘蛛网一样错综复杂,要么是直接埋在地下,一旦要维修,很可能得挖开马路,“地下综合管廊的出现,就是为了解决‘空中蜘蛛网’‘马路拉链’等城市问题。”市城管委管廊中心技术科副科长张瑞说。
本次活动中,市民代表还参观了雅州路管廊分控中心。作为管理地下管廊的“智慧大脑”,中心的大屏幕可以总览综合管廊的实时情况,地下管廊内每公里安设有500多个监测设备,相当于“眼睛”和“耳朵”,当监测设备发现氧气、温度、湿度、硫化氢、甲烷、液位等环境参数超标时,就会立即进行报警,并在大屏幕弹出报警位置视频画面,提醒工作人员及时处理。
据介绍,中心还引入5G新基建驱动综合管廊智能监控系统的升级和完善,打造核心技术自主可控的智慧管廊,同时开展了AI图像火灾探测技术和智能防入侵探测技术应用,大力推动BIM模型在管廊运维过程中的应用,探索基于三维可视化的运维管理模式……
据了解,2016年,成都被列为国家第二批综合管廊试点城市,至2022年底,全市在建管廊约180公里。“到2035年,我市规划建设管廊约1000公里,届时我们的地下综合管廊将达到一定规模,将会更好地服务于城市管线,推动城市的建设和发展。”张瑞说。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 记者 杨甦 摄影 杨甦 部分图片由市城管委提供 编辑 刘永豪 实习编辑 王淇
标签: